2024自学考试教育原理00405复习提纲(5)
7,论述全方位进步教育不同组织部分的关系是什么?
答:全方位进步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各有特征、规律和功能,是相对独立的。对于普通中小学学生全方位进步来讲,都是缺一不可的,不可以互相取代和分割。他们又是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、相互依存、相互渗透的,一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。因此,要坚持五育并举,处置好他们的关系,使其互为条件、互相促进、相辅相成,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。
第八章 课程
一,简述制约教育内容的主要原因有什么?
〔1〕生产力和科技进步水平
〔2〕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
〔3〕文化传统
〔4〕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趋势和水平
二,论述评论当代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/
1,经验主义课程理论:代表人物是杜威。主要看法:
〔1〕第一,儿童是课程的中心
〔2〕第二,学校课程应以儿童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
〔3〕第三,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
〔3〕第四,看重儿童在课程开发中有哪些用途
评价:经验主义课程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用途,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要紧的理论指导用途。但过于看重儿童的中心地位,过分强调儿童的需要和兴趣,不可以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,具备浓重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。
2,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:代表人物是斯宾塞、赫尔巴特和布鲁纳。主要看法:
〔1〕强调常识传授
〔2〕以常识的学科逻辑体系来组织编排教程
〔3〕以学科教学为核心
〔4〕以学会学科的入门知识、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为目的。
评价: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主要有要点主义和永恒主义 。以要点主义和永恒主义为主的学科中心课程,有益于课程教程的编订,也有益于学生学会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,传递人类文明,对于学生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会也有肯定有哪些好处,在学科常识的进步价值上做了积极的奉献。但,因为学科中心主义过分看重常识,强调学科逻辑,看重学术性,以致对经验、心理逻辑、实用性有所无视,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质的脱节。
3,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: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。主要看法:
〔1〕第一,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,社会问题而非常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
〔2〕第二,课程以社会问题为中心
〔3〕第三,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
评价:社会改造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念,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方向 。它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,有益于为社会服务,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。但它过于强调社会需要,忽视了课程问题的独特质,不利于各门学科常识的系统学会,同时它夸大了学校的教育用途,单靠教育不少社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。